



3月5日,新学期第一天,也是学校“教学质量年”的开端。为此,学校领导纷纷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听课,校党委书记戚万学教授新学期第一天就进入思政课教室,听我院青年教师朱斌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课”。
我院紧紧抓住学校“教学质量年”的契机,开学前组织《纲要》《概论》教研室进行了周密紧张的集体备课。开学伊始,学院党委书记张立兴、院长李安增、副院长孙迪亮、辛宝海及全院教师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全覆盖”地相互听“第一课”,有的一天连续听六位老师的课。
从听课情况来看,全院新学期第一天的教学秩序井然,授课教师备课充分,精神饱满,学生到课率极高,教室满满;课堂上教师在简要的自我介绍中多以自己的求学经历启发学生“学习第一要务”,并为学生留下了各种联系方式,愿在“课后服务”中为学生排忧解难释惑,不仅提高了教师个人的亲和力,也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温度”;绝大多数教师一改“满堂灌”的传统,更加注重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授课教师自信,听课教师虚心,课下交流诚恳,展现了新学期新气象新作为。
清华大学一位教授曾经指出,缺乏同行专家的相互听课相互评课,大学的课堂教学就会失去学术性,也就会失去了其灵性。课堂,始终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开展全覆盖式的相互听课活动,是我院加强教学管理、强化质量监控、加快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新学期真正将其落到了实处,落到了细处,保障了我院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对在全院形成重视教学、琢磨教学、投入教学、探究教学的良好氛围,推进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