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润心∙文化铸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日期: 2025-09-08 浏览次数:



教学成果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设学于是中国教育的策源地、中国教师的起源地、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曲阜,蕴含着极为厚重、独一无二的儒家传统文化基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系山东高校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学院发挥孔子故里独特优势,担当文化传承创新使命,推动以文化人、为国弘文,全力打造传统文化“两创”新高地。

鲁昕教授是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教育部首批“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者、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济宁市优秀理论人才、曲阜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

由鲁昕教授主持实施的“启智润心·文化铸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是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思政课培育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而开发。本成果历经7年的探索与迭代,构建起家庭、高校、社会协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为地方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方案。

本成果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的方式将社会教化、家庭教养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贯穿于教育始终的过程中,增强研究生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其核心指导思想有两大维度: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挖掘阐发传统文化精髓,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功能;二是,以教育为谁服务为指针,综合运用教学资源,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本成果自2017年正式实施以来,已在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落地运行4年,覆盖研究生1400余人、培训师资20人次,形成了完备的教学体系,核心内容体现在三大方面:

其一,将教育为谁服务作为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逻辑原点。为此建构了“意识形态指导+价值观引领+中国精神铸魂”的思政课理论模型,用以提升研究生思政课的思想性。

其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贯穿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始终作为价值追寻。为此设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文化精髓+核心价值观”的思政课教学体系,用以增强研究生思政课的理论性。

其三,将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作为研究生思政课的创新方向。为此推出了“社会教化+家庭教养+学校教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用以促进研究生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性。

本成果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教育理论上澄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其意义,本成果提出“三维融通”路径,该路径已被《山东教育报》专题引用;二是,在教育观念上立足“大思政”坐标,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基因、思想智慧相结合的价值追寻,本成果提出“凝神聚气、启智润心”的思想方法,该方法已被《教育教学研究》收录;三是,在教学体系上建构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协同模型,本成果建立了家庭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沟通平台,形成了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支撑的闭环机制,该机制已被《中国教育新闻网》专题报道。

本成果研发以来,成果主要完成人先后主持或参与教育部社科基金专项任务项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等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0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育与教学研究》等CSSCI、SCD核心来源期刊文章20篇;获得包括“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思政课教学比赛一等奖”等厅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17项。受其影响,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有20余研究生将硕博论文选定为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其中4篇获山东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奖、2篇获省级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先后有四名学生考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传统文化方向博士研究生。

本成果推广应用以来,先后有大众网、学习强国、大众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十余家主流媒体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用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曲阜师范大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育人全过程,培养醇厚学风和质朴教风”、“点亮传统文化赋能立德树人,在传统美德教育传承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题对本成果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

本成果的研发和应用有效提升了研究生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通过以启智润心、文化铸魂为核心的文化疏导,对研究生筑牢价值观念、提升思想水平、完善知识结构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