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光影里的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观看全国首部思政课教师题材电影《我要当老师》

发布日期: 2024-06-27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6月2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齐聚影院,共同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学生工作处处长姜美颖、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迪亮参加此次活动。

电影《我要当老师》聚焦教育事业和教师的崇高精神,讲述了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孙恒通过中学政治课教师高怀德、马克思主义学院冯院长和辅导员蒋丽等人的指导和帮助,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中,引领学生团结向上、青春筑梦,逐步实现“我要当老师”的理想。主人公坚守教育初心,克服困难,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用真情实感生动演绎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成长的心路历程。

观影结束后,大家畅谈观影感受,纷纷表示从中体会到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入社会、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陈洪友表示,观看《我要当老师》后,深受感染和鼓舞。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为国家培育优秀人才。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教学相长,用真心换真情,成为学生的知心人,让马克思主义真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杨玉强表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本职就是要与学生一起做眼中有光、脚下有路的追梦人和圆梦人。作为一份事业,我深知惟有走在青年学生的身边才能引导他们从“靠近光”“成为光”到“发散光”,也只有用心用情把课堂上的“酣畅真理”与常青的生活之树相链接,才能将思政的魅力变成亦师亦友的相互成就。未来,我将以我之奋力来传承好这份责任。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马健永表示,观看这部影片后,使我对思政课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我相信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要通过不懈努力帮助和引导学生,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选择和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和嘱托,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帮助学生更加坚定地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王莹表示,这部电影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工作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影片中“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思政教师不仅仅是要教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引导学生在“拔节孕穗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近年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发展,积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根基,加强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学院将以此次观影活动为契机,全面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